「心」 也需要呵護!—簡介「心理諮商服務」

撰文/張祐誠

「危機」就是「轉機」,黎明前的黑暗雖令人恐懼,但我們相信陽光灑落時,臉上的笑容最美。

「有時候我感到難過,因為我不知道可以找誰說我內心的秘密?」
「不知道為什麼,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感到非常不舒服,好像心臟快跳出來一樣?我是不是生病了?」
「這世界快把我逼瘋了!我想要停止這一切!!可是…我該怎麼辦?」
「我好迷惘,未來的路,究竟要如何繼續走下去?」
「醫生說我有了憂鬱症,但光吃藥就真的會好嗎?我還可以做些什麼?」
「我想要過得更好,更喜歡我的生活!可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做…?」

—如果願意的話,讓我們去找諮商心理師談談!

一、什麼是「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counseling)在國外也可以稱為「心理治療」,指的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師,透過和個案建立起一個特殊的關係,透過這個特殊的關係,來幫助心理或情緒有困擾的人,增進自我瞭解,減少心理與行為症狀,增強心理功能,進而達到心理健康的目標(林家興,民89)。」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透過與諮商師的互動,加上自己願意解決困擾的決心與行動,去讓我們的心理達到更健康、讓我們的生活能變得更滿意。

二、在「心理諮商」中,會發生哪些事?

通常諮商師會邀請我們進入諮商室-一個隱密、不被打擾的房間中,進行一週一次、一次45 分鐘至1 小時左右的討論。而受過不同學派訓練的諮商師,會用尊重、接納及關懷的態度去傾聽及試圖瞭解我們所說的話,並依其專業來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我們整理自己紛亂的心情、使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處理所帶來的問題。所以諮商師最重要的責任在於陪伴及協助我們去面對問題,讓我們能有力量去突破困境。

三、可以跟諮商師談些什麼?

當我們在有困擾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例如人際、生活適應、生涯、性、情緒、家庭、壓力因應等,都歡迎來到諮商室。在這裡我們可以放心地將心中所有的疑問提出來與諮商師討論,諮商師並非提供完美的解答,而是協助我們去尋找出自己的答案,並且也會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資訊與協助,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在諮商室中是有保密原則的,諮商師有義務為我們所講的隱私守密。可是如果我們有想要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念頭、影響到人身安全時,諮商師為了保護我們,就必須做緊急處理,例如聯絡家人,讓我們能得到更妥善的照顧。因此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快樂、健康地享受人生,在需要的時候不要忘記有「諮商」這個很棒的資源!

四、去哪裡可以接受「心理諮商」?

當然對我們學生而言,最經濟、方便的諮商服務就在學校的輔導中心,有親切、專業的諮商老師在那裡陪伴我們。而在心理師法通過後,社區也有許多有「諮商心理師」執照的諮商師獨立開業、提供服務。在醫院中的精神科也有諮商服務,但因為醫師平常看診較為忙碌,除非個人要求,否則大多以簡單的15分鐘看診與談話,並且以藥物治療為主,但藥物只能暫時地改善我們的生理機制,行為及心理上仍需要搭配心理諮商進行治療與照顧。

五、「心理諮商」到底要多少次呢?

其實次數是依我們個人需要所訂定,一般大多是2~8 次,但這部分還是可以依照我們自己的需要與諮商師討論,諮商師也會與我們一起評估。但要讓自己真正
從諮商受益,最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努力地參與,再透過諮商師的專業,我們才可以獲得成長。

六、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問…該怎麼辦?

諮商服務是非常注重「個人」的,因此有任何疑問或想法都可以反映給諮商師知道,越開放的交流與溝通,越能真正享受諮商帶來的好處。所以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如果有心理、生活上的需要,我們都可以尋求諮商服務!


參考資料
林家興、王麗文(民89):心理治療實務。心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