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有
「總是遲到」、「作業常遲交」、「事情總是做不完,總在和時間賽跑」、「習慣拖延,總是最後一刻才完成」、「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浪費了許多時間」,以上的狀況你中了幾項,若是上述的情況很符合你的狀況,那可能是在時間管理上出了問題。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顯示了時間的重要性,到底「時間」和「時間管理」有什麼重要性,又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讓我們往下看吧。
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是人類很重要的資源,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一天的時間就是二十四小時,不會因貧富貴賤而有不同。如果時間運用得好,可使人順利的完成目標,實現理想;反過來說,如果運用不當,不僅無法完成目標,還會形成生活上的壓力,甚至進而影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顯然,「時間管理」是現代人必備的重要能力。
如何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做最多的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重要的事?如何做好時間規劃?如何善用時間?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如何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這些是許多人想了解的問題,而這些都和「時間管理」有關。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就是「妥善有效的運用時間,確保時間達到最具生產力的運用」。投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益,將有限的時間,做最有效和最充分的運用,並完成自己的目標。
(一) 影響浪費時間的因素
因素一:考慮太多,優柔寡斷
做事考慮太多,遲遲不敢下定決心執行,終於做了決定,卻也壓縮了執行時間,原本很好的構想,最後呈現的結果反而不佳。
因素二:完美主義
所有事都想做到最好,若不能做到最好就乾脆不做了,容易使人陷入未能整體考量,也無法做好時間規劃的陷阱。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種相對的標準,應先考量有多少時間、人力、資源,當條件有限時,就要有「先求有,再求好」的思考。
因素三:害怕失敗
太在意成果,害怕失敗,不僅面對許多壓力,在執行時也容易感到畏縮,反而浪費更多時間,達不到預期成果。
因素四:挑簡單、喜歡的先做
時間管理只以「是否容易做」、「自己喜不喜歡」為考量,而非以「重要性」、「急迫性」來安排,會讓時間配置顯得雜亂無章。
(二) 時間管理的步驟
一般來說時間管理有三個步驟,分別是設定目標、時間規劃、執行計畫。「設定目標」便是按著欲達成的事項訂定短程、中程和長程的目標。「時間規劃」是訂定能有效完成目標的計畫,有效的規劃時間。「執行計畫」的層面便是按著所訂定的計畫有效率地來完成。
(三) 時間管理的法則
目標設定原理
目標設定在實施時,設定目標者要有目標意識。目標意識就是在做事之前,知道先設立明確具體的目標。目標設立之後,能訂出執行的計畫,並確實執行相對應的行動,且依據行程安排(schedule),分配適當的時間以實現目標。目標設定有三個重點:
(1) 以「何者」(what)來做為目標?
(2) 「何時」(when)要達成目標?
(3) 要達到「何種程度」(how much or how many)的水準?
管理學上常用 SMART 原則來做為目標設定的原則:
S 即 Specific,代表具體明確的
M 即 Measurable,代表可度量量化的
A 即 Attainable,代表可實際實現的
R 即 Relevant,代表有相關性的
T 即 Time-based,代表有時限的
「設定優先順序」原理
按照優先順序來完成事項,就是以較有條理、有系統的方式來做事,以達到節省時間、保有效率的結果。正所謂事有輕重緩急,輕重指的便是「重要性」,而緩急指的便是「緊急性」。若時間運用得當,便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各樣事項。
在時間管理上對優先順序的設定建議:
(1)重要而且緊急的事,列為第一順位
(2)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列為第二順位
(3)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列為第三順位
(4)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列為第四順位(屬於例行性工作)
(5)例行性工作但可以不做,列為第五順位
建立時間管理的正確觀念
對於時間管理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我們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會形成不同的態度,並進而影響所學習到的時間管理技巧與方法。那對你而言,生活當中有什麼事情是重要的呢?這個問題值得好好深思呀!
最後,設定好了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計畫,別忘了還要有行動。如果今天可以完成,就不要等到明天再來完成。有明確的目標和適當的計畫,再加上「今日事,今日畢」行動力,人人都可以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喔。
參考文獻
劉玉玲(2007)。生涯發展與心理輔導。臺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