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如影隨形的壓力:遇到跟蹤騷擾的自我照顧

撰文/曾懷芝

 那人處心積慮地打聽關於我的一切,儘管努力躲避、隱藏行蹤、更換通訊軟體,不小心遇上時拒絕、甚至完全不理會,那人還是像鬼魅般,瘋狂的傳訊息挽留、威脅、表白、怒罵……感覺好像他看得見我,我卻不一定能發現他。這樣的生活讓人喘不過氣,活在緊繃下彷彿驚弓之鳥,一點點聲響、人影都令人害怕。

什麼是跟蹤騷擾防制法?

2022年6月1號,跟蹤騷擾防制法(以下簡稱跟騷法)正式施行!過去被跟騷沒有專門法律,無法循求法律途徑保障安全與生活,如今可以透過跟騷法規範不勝其擾的行為,保護被跟騷者的安全。法律說明三種跟騷條件:行為違反當事人意願,且與性、性別相關,例如不當追求、過度示愛等,此行為持續騷擾當事人,影響其正常生活,使人害怕、感到壓力或作息被打亂就會觸犯跟騷法。共有八類型跟騷行為,包含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威脅歧視、通訊騷擾、不當追求、寄送給予物品、妨礙名譽、濫用受害人個資。也就是說,當遇見糾纏不清的追求者或伴侶,在明確表示不喜歡後,對方行為沒有停止,仍持續地送禮物、訊息轟炸、出現在當事人面前或打擾其周圍的人,那麼當事人和周圍一同被打擾的人都在跟騷法保護範圍內。

被跟騷後常見的感受與困擾

被跟蹤騷擾是一種很大的壓力,當事人無法控制跟騷者的行為,且難以預測再次出現的時候,這種隱含危機的壓力會帶來許多複雜的情緒。大部分的人會感到憂鬱、悲傷、焦慮、害怕與生氣,出現類似創傷後反應的情況,像是做惡夢、生活作息紊亂、不敢與人接觸、工作學習深受影響,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自我譴責、覺得羞恥與痛苦。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感受是孤立無援感,許多人經歷被跟騷時,周圍的人沒有意識到被跟騷帶來的影響,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或是不小心洩露行蹤資訊,使跟騷情況加劇,這些會帶來更大的恐懼與不安、也可能影響人際,出現難以信任別人的情況。

被跟騷之後,我們可以這樣保護、照顧自己

當跟騷者的行為已經嚴重干擾生活,可採取跟騷法來減緩影響。以下幾點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1. 相信自己的直覺:當感受到不舒服時,相信自己的感覺,我們可以報警啟動跟騷法,這並非小題大作或過度敏感,因為感受是重要且真實的,當有不舒服的感覺,代表對方行為是不合宜的。
  2. 告訴可信任的人自己被跟騷:讓信任的人陪伴左右,降低落單的風險,不需要獨自面對,重要他人、學校專導、輔導相關人員、警察都是資源,讓他們知道狀況,一起確保安全。
  3. 清楚、堅定地拒絕:當有令人不喜歡的跟騷、追求行為出現,清楚的告訴對方「我不喜歡,請停止這些行為。我拒絕你,請不要再傳/提出類似訊息。」讓對方知道行為不受歡迎,如果跟騷者仍然繼續,就是逾越了界限,此時可以傳訊息表達自己的立場,也留下報案證據。
  4. 拒絕後不互動、不留足跡:若瘋狂的行為被回應,跟騷者會誤以為「只要堅持騷擾,就會得到想要的。」因此無論跟騷者如何威脅懇求,在明確拒絕後減少或停止接觸,也不輕易在社交媒體打卡行蹤,來降低與騷者接觸的可能。
  5. 報警:發現跟騷者不停打擾自己與周圍親友時,報警讓法律阻止跟騷者的行為。警察開啟調查,透過蒐集被跟騷證據,警方可採取書面告誡、犯罪調查、或是聲請保護令的方式保護當事人。

身心的照顧,我們可以:

  1. 維持充足睡眠、飲食與運動:規律的生活是維護健康身心的第一步,驚嚇之後慢慢調整生活步調,讓自己回歸穩定的作息是很重要的!
  2. 允許情緒停留在自己身上:情緒可以反映自己的狀態,允許那些受傷後的情緒存在自己身上,告訴自己:「我知道自己嚇到了,有好多害怕、好多壓力。」假以時日傷痕會過去,請留給自己復原的時間。
  3. 與人連結、發洩出口:被跟騷後很有可能會抗拒接觸人群,若有人陪伴、一起面對,會多一些力量跟支持。可以找信任的人、專業輔導人員說出自己的困擾,有助於緩和情緒。

照顧自己,也保護別人

當身邊有人被跟騷,我們可以成為傾聽與關懷者,鼓勵當事人尋求幫助,協助發展保護計畫、報警、蒐證等,最重要的是不隨意透露當事人的想法與行蹤。不應有人藉追求之名行騷擾之實,帶給人壓力與恐懼,跟騷法的成立讓更多人可以透過法律保障自己的安全,使得如影隨形的騷擾不再影響平穩生活,讓我們好好照顧自己,也成為守護他人的力量。


參考資料
Stevens, F., Nurse, J. R. c., & Arief, B. (2021). Cyber Stalking, Cyber Harassment, and Adult Mental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24(6). https://doi.org/10.1089/cyber.2020.0253
王珮玲(2015)。如影隨形的暴力:親密伴侶跟蹤行為。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1-44。https://doi.org/10.6785/SPSW.201506_19(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