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呷飽飽,情緒不搗亂

撰文/尤欣悅

小米因為考試和報告,所以壓力大,心情也不好,動不動就打開冰箱,喝奶茶、吃甜食。每一次,小米總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但還是忍不住。每次吃完之後,小米都會一邊懊悔,一邊評斷自己的身體,然後不斷對自己發誓不會再這麼做,但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又忍不住重蹈覆轍。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壓力大時,想吃點什麼來讓自己不那麼感到壓力,但反而讓自己更焦慮,壓力也變得更大?這種並非是為了滿足生理飢餓而進食的行為被稱之為「情緒性進食」。

什麼是「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是指:用食物來讓自己感覺更好,因此吃並非是因為餓,而是為了緩解負面情緒和填補心理上的需求,讓壓力和不愉快隨著食物能夠大口吞下去,亦讓我們逃避現實,這樣就不需要面對各種壓力所帶來的沉重感。

可惜的是,這種快樂並沒辦法持久,但它帶來的副作用和懊悔卻很久。正因為情緒性進食並非是因為滿足生理需求,所以沒辦法滿足情緒性的飢餓,而有「再怎麼吃,也吃不飽」的感覺,為了舒緩這種感覺,卻不小心吃更多。就如小米一樣,吃是為了調節情緒,但吃了超乎自己想像的量時,會感到愧疚。若我們依然沒辦法處理情緒,持續藉由吃來因應情緒的方式,便會有「自己好糟糕、沒有好好處理問題」的無力和自責感,或陷入「痛苦」→「食物」→「更多的痛苦」→「更多的食物」的惡性循環,加深我們的無力感和自責感。

為何借吃消愁愁更愁?

用吃來紓解壓力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只用吃來處理壓力。這種方式,只會讓情緒在吃的過程中被壓制住了,或逃走了,但真正的情緒和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你發現了嗎?情緒其實沒有被餵飽,只是暫時用吃的這個動作,填補了因為負面情緒而產生的空虛或無意義等感覺。你常用逃避和忽視的方式對待情緒嗎?還是,你也這樣對待自己?其實,我們心裡都曉得,沒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壓力和情緒,便是一種壓抑,並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以小米為例,那些無法被忽視的焦慮,變成狂吃美食的慾望,而變得更焦慮。

因此,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好好被看見,被照顧,從中看見自己是值得被用心對待,而不是只值得用食物來敷衍自己。

如何讓心吃飽?

記錄情緒化飲食

正如情緒性飲食的根源在於我們對情緒是沒有覺察的,所以你可以用以下表格,追蹤你的情緒和飲食上的變化,增加對自我的覺察。

情境(發生甚麼事)什麼被壓抑了壓抑的方式最終的結果
壓力大焦慮、緊張暴飲暴食體重增加

追蹤,並不是讓你檢討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而是瞭解是什麼讓自己有了情緒化飲食的行為,用不同的眼光理解自己,才能找到善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不知道如何好好的對待自己,可參考以下方法。

運用正念,接觸情緒和聆聽身體的需要

正念並非是指正向的念頭,而是專注地覺察當下的身體感受、態度及想法,並以平靜、好奇、開放的方式接納自己,增加和自己的親密感。也許這對你來說好陌生,尤其我們都習慣一心二用,思緒不是回想某個過往就是計劃未發生的將來,讓我們和「當下」的距離越來越遠,能真正「感受」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所以,推薦大家使用正念減壓,練習我們對情緒的覺察力,同時也能夠「關照」因為被忽略而來搗亂的焦慮。如何做呢?

身體掃描

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專注在你的呼吸上。接著,慢慢地把注意力同一時間放在一個位置上,問問身體有什麼樣的感覺。也許,在過程中你會想到呼吸以外的人事物,情緒或許也被牽動,但請試著不評斷它也不要深入探討,將注意力回到呼吸上。

正念飲食

用我們所有的感官─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帶著全然的好奇,去和眼前的食物同在。以巧克力為例,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奇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再慢慢地品嘗。放到嘴巴後,不要急著咬,慢慢品嚐它的味道,允許自己享受這塊巧克力。同樣,或許在吃的過程中會出現對自己、巧克力,或對練習的評斷,這時候也讓自己重新把注意力回到這個練習上,不評斷它。

當你能夠和身體與內在對話,和自己變得靠近時,便能夠覺察當下的情緒狀態,吃東西時也更有意識,知道自己在吃什麼以及為何吃。善待自己的方式很多,吃東西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你可以嘗試其他方式如:運動、向他人尋求支持、或寫日記,看見自己想被幫忙的是什麼。也許在過程中,你會發現善待自己其實並不難,也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因為你就是你,並不屬於情緒,只屬於那獨特的你。


參考文獻
時報文化(2018)。列一張困擾清單:發掘你隱藏在生活中的壓抑情緒。女人迷。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68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念中心(2018)。定心正念學習網(正念練習)。https://sites.google.com/view/ntnu-mindfulness-center/home?authuser=0
Macht, M. (2008). How emotions affect eating: a five-way model. Appetite, 50(1), 1-11. https://doi.org/10.1016/j.appet.2007.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