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家結—淺談家庭團聚壓力與負向情緒因應

撰文/王鼎豪

佳節團聚,你曾否感受到壓力湧現?

在華人社會中,逢年過節往往有著團聚的文化傳統,農曆新年,可謂最重要的節慶之一。
難得的團聚,固然歡喜熱鬧,但親戚間的「熱情」關心,有時總讓人盛情難卻。

網路上曾討論過年的經典對話主題:以下問題,相信妳我並不陌生

  1. 「要好好唸書啊!不然喔,可能考不上好大學啊!現在考上哪個大學啊?」
  2. 「你都念到台灣教育界最好的學校,為什麼臺師大畢業以後不當老師? 」
  3. 「什麼時候才要畢業啊?念這個科系有頭路嗎?」
  4. 「論文進度如何啊? 什麼時候才要畢業去工作啊?」
  5. 「現在大學生畢業薪水如何啊? 才這樣喔?我們以前…」

面對各式各樣的關心?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何?倘若覺得有壓力,你是否有想過是怎麼回事?

以家庭治療的觀點,探索家庭團聚的人際壓力與負面情緒

家庭治療(Family Therapy)提出了兩個重要的理論概念,可以讓我們一探這些對話引發我們負面情緒的可能原因:

區隔自己與家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界限(boundary)

界限指的是:「區別他人與自我的領域」,也就是一種心理上的「界限」,從而讓自己能夠在家庭關係中,保有自我的一種心理距離。結構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曾經以一個光譜的觀點,闡述個人與他人的人際互動 (Minuchin, 1974;趙文滔,許皓宜,2012)。
如下圖:

鬆散的界限 ………… __ __ __ 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僵化的界限

(糾結) (疏離)

在光譜的一端是「糾結」(enmeshment);另一端則是「疏離」(disengagement)。如果家庭關係界限太過鬆散與模糊時,彼此的情緒就容易攪動在一起(如光譜左端);另一種極端的狀況,則是我們與家人間隔起一道「心牆」,也就是一個僵固難以撼動的「界線」時,彼此之間的溝通便可能充滿緊張,家人之間的距離感很重(如光譜右端)。

然而,我們該如何評斷與拿捏跟家人之間的互動距離呢?又該如何評估個人界限過於模糊?還是太僵固呢?可再藉由另一位家庭治療的代表人物包文(Murray Bowen)的自我分化的觀點,探索當界限模糊、僵化時的,所可能引發的內在情緒經驗與狀態。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包文提出一個有趣的概念:「自我分化」是指與家人之間情緒融合的程度(Bowen, 1978),意味著在關係中面對壓力情境時,能否適當的區隔自己與對方的情緒,而不會被對方的情緒給淹沒。因此,一個「自我分化高」的人,跟家人親近時,能合理區辨自己與家人的情緒,不因家人的情緒給淹沒,與他人分離時,也不會覺得愧疚,或想彌補對方;「自我分化低」的人,與家人親近時,時常難以區分家人與自己的情緒。與家人聚在一起時,容易感到窒息或黏膩,但分開時,卻又容易感到孤獨(趙文滔,許皓宜,2012)。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家庭關係中建構適合自己的心理界限?

米紐慶的界限,讓我們看見家人間親疏遠近的心理距離;而 Bowen 提的自我分化,則更能讓我們得知界限下的心理距離,所產生的內在情緒經驗與運作機制(趙文滔,許皓宜,2012)。因此,往往一個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界限的關係狀態即係:能夠親近地分享感受,卻又不會因為對方的情緒,而被感到窒息與黏膩,且能適當地「區隔」彼此的情緒,從而在親近的關係中,保有自己(吳麗娟等譯,2017)。

走出家庭團聚壓力與負面情緒四步驟:

在家庭關係中感到焦慮、氣憤、不滿或是難過等感受時,筆者建議或許可以透過以下步驟,幫助自己走出負面情緒:

  1. 爭取空間—暫緩情緒,離開環境:
    當在家庭關係中出現緊密的互動或爭執時,可以先採行一個簡單的策略:「離開環境」。讓自己先暫時從當下抽身,在安全的環境喘口氣。
  2. 感受情緒—經驗情緒的波動、抒發情緒:
    從環境中抽身後,不必急著壓抑情緒。我們或許會感到憤怒,或許是難過。但試著讓自己能夠讓自己的情緒經驗被抒發、表達出來,往往會讓內心比較舒適一些。
  3. 覺察情緒—觸發情緒的原因:
    經驗與抒發情緒的感受後,我們可以試著想想,在家庭關係中,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我的負面情緒?是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嗎?還是我剛剛想到什麼不愉快的經驗呢?一旦能夠了解在關係中引發情緒的來源與意義,我們便可以為自己設立彈性的心理界限。
  4. 設立界限—區別他人與自己的情緒:
    最後,你可以試著想想剛剛提到的「光譜界限」,觀察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完全與家人融合在一起?是否只要對方一有情緒,我便無法抽離?此時,可以練習試著區辨一下,「自己」與「對方」的情緒,也能夠在對方情緒緩和時,適當地表達。如此一來,便比較不會受到彼此的情緒所羈絆、綑綁,從而在關係中獲得滋養與成長。

結語:設立彈性的家庭界限,讓彼此在家庭關係中鬆綁、成長

面對千絲萬縷的家庭關係與負面情緒,有時讓人感到親近,有時卻令人經驗了情感糾結、疏離,甚至受傷。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設立彈性且安全的家庭界限。本文期望提供一個探索原生家庭互動的視角:從覺察自己與家人的情緒出發,瞭解情緒背後的關係意義,而為彼此設立彈性的心理界限,不僅為自己鬆綁,或許也能為親近的家人帶來成長與改變。


參考資料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培養家庭治療師必備的核心能力。張老師文化出版。
吳麗娟、蔡秀娟等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雙葉出版。
Bowen, Murray.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Aronson.
Minuchin, Salvador.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