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誰人知─身心壓力與調適

撰文/楊麗英

一、高壓力時代的來臨

現代生活忙碌而競爭,帶給我們新的生活型態,也帶給我們新的壓力經驗。中小學生課業的壓力、升學壓力、就業壓力、晚婚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社會的期許及個人理想和限制,都使現代人面臨了較以前的人更多種類、更長期時間的壓力經驗,而常造成身心的不適。

面對這高壓力的時代,你是否已準備好迎接的方式?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壓力及想想適應的方法,增進我們「壓力免疫」(Stress-inoculation)的能力吧!

二、「壓力」是什麼?

壓力是指某種情境下使個人似受到某種程度或種類的威脅。壓力常使個人必須花出額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的平衡,其實也可視為「身心力量所花費的程度」,因此其功能有二:

壓力是原動力

在個人能接受範圍內,壓力可激發一個人的能力,提高生活的滿意度。

壓力是傷害力

若壓力超出個人負荷,或是調適不良,則常造成腸胃不適、焦慮、疲倦、挫折感、易怒等身心症狀,影響身心健康。

三、「壓力」從何處來?

壓力情境

壓力情境是指產生壓力之外在、客觀事件或環境,包括一些生活環境、社會文化因素及生活變動事件。例如:考試、上台報告、第一次離家住宿、家庭變故、負責社團工作、失戀等,都是較易產生壓力的情境。

個人心理需求

個人不同的心理需求,常造成內在的壓力。如求取工作表現的壓力、滿足別人期望的壓力、實現理想的壓力等,常因各種「自我實踐」、「人際需求」、「生活安定性」之心理要求取向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壓力。

個人的人格特質

美國泰羅(Dr. Peter Jyler)博士將人處理壓力方式的不同,而將人分成不同類型,整理如下:(參閱:劉兆明、黎亮吟,民 73 年)

人格特質 受傷害的可能性 壓力類型
雄心型
平穩型
擔憂型
逍遙型
懷疑型
依賴型
規矩型
很高
很低
很高

中等
中等
中等
生理
生理
心理
心理及生理
心理
生理
生理

因應的方式

因應包括了心理的(包含認知及行為的策略)以及生理的層面,如果因應的方式不佳或欠缺,個人的壓力就會持續下去,而產生更大的壓力及傷害。

四、「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1.心理影響:不安、挫折、悶悶不樂、低自我評價、憂鬱、易怒、無法集中精力等。

2.生理影響:心跳急速、血壓增高、易疲倦、失眠等。

3.行為影響:強迫性行為、藥物濫用、無食慾、酗酒等。

4.健康影響:胸及背部疼痛、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性無能、神經質、惡夢、無月經、眼花撩亂、頭暈、身心疾病等。

五、調適壓力的方法:

1.覺察自己平時的生理狀態,可用深呼吸→放鬆,緊張→放鬆及一些肌肉、身心鬆弛法達到身心鬆弛。

2.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及反應方式,並學習採取輕鬆、悠然及從容之態度與生活形式。

3.定期有恆的做體操或其他運動,營養保持均衡,以使工作、娛樂、運動、休閒皆能均衡。

4.對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做妥善的處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時間的管理,並根據自己能力達到來訂定目標,不要做過度的負荷。

5.尋求他人支持與協助:能夠將自己感受到的壓力,尋找朋友、師長的支持。如果仍有疑問,可以到學生輔導中心尋求協助。


參考資料
藍采風(民 75):生活的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文化。
劉英台(民 78):生活的壓力與適應、快樂的大學生。臺北: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編印。
劉兆明、黎亮吟譯(民 73):如何面對壓力。臺北:張老師。
吳英璋、金樹人(民 79):面對壓力—身心健康手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