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Busy 幸福 Easy
「慢活」有理,教你如何細細品嚐快樂!

撰文/林夏安

緩慢哲學便是平衡,該快則快,該慢則慢,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也可以這麼過。喚醒你與生俱來的美好人生。

一切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追求速度簡直成癮。走路快、吃飯快,我們的身心狀態卻每下愈況。難吃的便利食物、乏味的電視節目大舉侵占我們的生活。由於速度壓力而生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病徵包括失眠、偏頭痛、高血壓、氣喘與腸胃問題。就在此時,一股反動風潮漸漸席捲全球,它是來自歐洲—「慢活精神」教你以另一個角度看世界,以另一種步伐重新體驗生活。以下將簡介三種「慢活」的具體實踐:

慢食:細繳慢嚥的飲食風格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是否依賴微波爐?
2.你是否常吃速食?
3.你的飲食習慣是否是「大口吃、大口吞、馬上走」?

再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有多久沒有想起食物的美味了?
2.你有多久沒有享受與親朋好友聚餐談笑的時光了?

「沒有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總是自己吃,吃的同時一邊移動或做其他事情,像是工作、駕駛、看報、上網。」今日社會也將用餐速度奉為「效率指標」,吃飯就像不得已的短暫停歇。好像多擠出的一點時間,就可以多工作一點,或是多休息一點。於是吃飯配電視,乍看之下好像雙重享受,實際上可能只是嚥下了一肚子的空虛。殊不知,好好的用餐,也是獲得放鬆的好方法。你現在就可以想像:蒜頭、培根、或是奶油,慢慢滑入煎鍋裡滋滋作響,那撲鼻而來的香味,定能讓你減輕疲勞。

慢食不意味要花好幾個小時在餐桌上,慢食強調的是少吃過度加工的食物或外賣的現成食物,動手嘗試烹飪。簡單的烹飪也可以容易、不花大錢。自己動手做點沙拉,替乾酪麵包夾上一片起司,你也可以在餐桌上盡情享受慢活。

慢動:身心合一的緩慢運動

最近一次放鬆全身,是什麼時候的事?

忙碌、高速的工作環境、學習環境,資訊與期限紛至沓來,我們被迫快速思考、即時作回應。慢動的道理,在於我們能做些活動,鬆弛緊繃的神經、肌肉、大腦。「放慢心靈的節奏會帶來健康與內心的平靜,集中注意力,增進創意思考的能力。」研究顯示,人在平靜、從容、沒有壓力時,更能激發創意思考。為了怕浪費時間,而強迫自己思考,此類的時間壓力反而會讓目光短淺,身心俱疲。

然而,什麼樣的活動,才是幫助我們學習放慢思考呢?

  1. 靜坐:有效緩解焦慮、平和情緒、降低血壓。不僅帶來身心放鬆,還能清澈思想、提升專注力。
  2. 瑜珈:有效調和呼吸、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
  3. 氣功:同樣能控制呼吸、肌肉,增進平衡與耐力。

慢閒:休息的重要性

辛苦一天後,多數人只想拿起電視遙控器,做一隻「沙發動物」。然而,電視節目無法幫助我們緩慢下來,頂多是轉移注意力而已。連珠砲的畫面、急促的對話和剪接,我們的步調被節目掌控著,我們的腦袋也無法獲得休息或思考,只能被動地接受五花八門的影像。沒有任何回饋,而且也縮減了從事其他愉快活動的時間,如烹飪、聊天、運動。

適度休閒能幫助更多產能,不過,我們需要的是更能豐富心靈、過程中能帶來更多自我滿足的嗜好。以下將列舉幾種:

  1. 手工藝:諸如編織、木工、拼布。手工藝品是作者賦予其真正價值的創作,沒有既定形式,他的細膩是依靠緩慢的製作過程,一邊加工、一邊使心靈回歸平靜的步調。
  2. 園藝:順從大自然的節奏,種植、修剪、除草、澆水、等待成長,這些行為能幫助我們放慢,獲得休息與沉思。
  3. 緩慢閱讀:閱讀不只是知識的獲取,更大的樂趣在於它引領我們進入更多更寬闊的不同領域。如果能一點一點品嚐,方能吃到箇中滋味,餘韻無窮。

慢活不是一味追求凡事牛步化,相反地,是一種將追求平衡的渴望化為具體實踐的方法。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學習有能力調配我們的生活步調,調養我們的生活作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如果能騰出空間容納各種不同的速度,留一些餘力檢視與品嚐我們所做的各種事情,方有機會嚐出其中的美好。所以,現在開始,你也可以放慢腳步,慢慢品味生活,創造自己的驚喜和幸福。


參考資料
顏湘如譯(2005)。慢活。臺北:大塊文化。
莊安祺譯(1998)。放慢生活步調。臺北: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