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功成名就,你也值得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撰文/張君若

【奉母命考上北一女,唯一志願卻是當甜點師】

看到這個新聞標題,不曉得你們的心中浮現了什麼聲音?可能是:「瘋了嗎?當什麼甜點師啊,興趣根本就不能當飯吃!又或許是:「媽媽都是為妳好,讓她失望可以嗎?」假如你很會讀書,但想走的道路卻與擅長的道路不同,你會願意放棄拿手的能力往自己的興趣走去嗎?

在我們的教育制度中,努力讀書找個好工作,有好工作就可以選擇好對象 ,接著就能有好生活。這些原則可能都是老師、父母甚至是同學告訴我們的,因為這條道路很多人都走過了,他們都沒有出錯,所以踏上了這條路也不會錯。只要夠努力、夠認真,最後一定可以有穩定的薪水,過上還不錯的生活。但,希望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給自己幾秒鐘想一想以下兩個問題的答案:

1. 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嗎?

2. 現在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如果這兩題有一題的答案是「否」,那請你繼續看下去。反之,若都是「是」,那恭喜你,或許你已經走在熱愛的軌道上了。

或許在我們小時候常常會聽到長輩說著「興趣不能當飯吃」,或是「你那麼會讀書,那就乖乖讀書就好,幹嘛還要想著做其他事」。於是長大之後我們也用這種不要、不能、做不到套到自己身上或是別人身上。當別人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沒賺到很多的錢、得到很大的名氣也很開心時,就會笑著別人在做白日夢。那這樣的價值觀到底是我們思考過後認同的,又或是長輩、社會文化灌輸給我們,而我們只是恰巧接受了呢?

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北一女學生一樣,她很會讀書,甚至考前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讀書上面就可以考進前三,但她知道自己只是「擅長」讀書,而非「喜歡」讀書。她自學日文,只為了看懂最新推出的動漫;她自學德文,只因為喜歡歐洲文化,希望有天可以到國外定居。這一切的起心動念全都源自於一種信念-「我喜歡」、「我想要」,所以她能夠為了她的夢想全力以赴也在所不惜。

洋洋灑灑講了這麼多,無非是一切生涯的歷程都源自於個人價值觀的選擇結果。所以,價值觀到底是什麼?

根據國語辭典中的定義,指的是做選擇、判斷對錯的一種標準,不同的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只是,這樣還是太抽象了!那就以吃飯當作例子吧~

有些人,他們會因為要顧及健康,所以選擇在飲食方面吃清淡的食物,就算在他人眼中是很難吃的食物也沒關係;有些人,他們只求自己吃得開心自在,所以也不一定只挑什麼樣的食物吃。

所以,價值觀在哪裡?我們可以看到「健康」和「開心」都是各自認同的價值觀,而這樣的價值觀會造就不同的結果。像是「吃東西健康就好,再難吃也能夠接受」或是「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算天天吃麥當勞也好」,這就是價值觀在影響我們行為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以為,我們是有意識的做出每個選擇,但其實有時候自己也會欺騙自己!所以有時候總會覺得心裡怪怪的,也許就是你的潛意識想跟你說說話,想請你想看看這個決定真的是你要的嗎?你喜歡的嗎?還是有其他人的價值觀偷偷入侵你的腦袋而沒發覺?

在父母或是社會大眾眼中,好像成功只有一種途徑,那就是「賺大錢」、「有名氣」、「有地位」,卻未曾教我們要有自己的聲音、想想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甚至是未來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於是,窮忙的世代就開始了。

可能你會說,父母這樣做是為了我們好呀,我們怎麼能夠違背他們的期望呢 !如果反駁他們會不會就不孝順了?是呀,也就是因為這樣柔軟的心,我們才會這麼的聽話、守規矩,人生也才能走到這裡來,有著看起來還不錯的人生,有著不錯的名校光環,甚至未來不需煩惱的鐵飯碗。另一方面,也因為這樣柔軟的心,才讓我們害怕去聽從自己的聲音、害怕自己做決定,更害怕的是踏出改變的那一步。

踏出改變的這一步著實困難,中間也會經歷許多的掙扎與害怕。害怕如果做出了改變會發生什麼事?擔心如果沒照著現在這條路走該怎麼辦?會不會以後就會吃不飽、穿不暖?或許你的擔心害怕是對的,因為「未知的未來」的確是容易讓人感到壓力且忐忑不安的。不過,唯有踏出改變的那一步,這些擔心和害怕才有可能轉為動力,成為自己人生前進的墊腳石。

詩人王爾德 (Oscar Wilde)曾說:「我們對人性的唯一了解就是:它是變化的,變化是我們關於人性唯一可以預測的事」。所以,變化是正常的,勇敢踏出那一步吧,跨出那一步後,改變就會接二連三的走進生命中,成為點綴生命的繁星。


參考資料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奉母命考上北一女,唯一志願卻是當甜點師》如果孩子超會讀書,你願意讓他放棄名校追夢嗎?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