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我們──建立真切有溫度的人際距離

撰文/劉守恆

小琪看著同學們在社團、在班上、在網路上接連脫單,心裡也跟著悄悄悸動。繁忙之餘,她決定開始使用交友軟體,但最近開始發現自己變得非常在意新朋友的一言一行,對方愛理不理也讓小琪隱約覺得有點不平衡……

小廷最近心情很糟糕,他很想找朋友好好聊聊,但是他也知道朋友們面臨期末、各自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忙,擔心被認為無理取鬧,想講出口而不行,只好上網找網友,但卻又常與網友因看法相左而爭論……

小琳喜歡在空餘時間以通訊軟體與小琪、小廷在網路上訴說心事、談天說地,然而最近感覺到兩人很常以「恩恩」「好喔」「我有事先去忙」等回應,讓她感到不滿……

在一次難得的學校活動相聚中,專心於網路聊天的小琪在餐桌前使用手機;小廷正巧與網友傳訊爭執;小琳看著沉默不語的兩人,再聯想到在通訊軟體中的回應,瞬間怒髮衝冠,當場憤而離去。明明都在彼此身邊,心的距離卻很遙遠……。

發生了什麼事?

筆者從自身網路使用經驗,歸納出網路的特性如下:

空間壓縮性

網路是個可隨地、24 小時不停歇的媒介,因此當我們在「只要手機在手」便能主動聯繫某人的情況下,我們或多或少會在心中隱約預設「對方只要不是忙到忘我,有心就會回覆」。這時候各種回訊策略的人(如:秒回、隔一陣子才回)可能會帶給對方猜想空間。如故事中小琪相當投入網路交友,但沒得到網友相對的回應,因此感到不平衡。

匿名性

在廣闊網路世界中,人們行動攜帶的身分信息量大幅下降,不若現實生活中身分、外貌等訊息容易被發現,在網路中互動更專注於主題上,也較不易產生「我本人被評價」的想法,不用擔心自己的身分曝光,同時也容易找到相同興趣的朋友。在這樣相對脫離評價的環境下,人們比較願意展現自我、敞開心胸,此現象心理學家 John Suler 稱為「良性的去除抑制效應」(Suler, 2004);反之可能會過度放飛自我、甚至造成別人困擾(即「不良去除抑制效應」)。如故事中小廷因網路人際需要擔心較少,而嘗試在網路展現自己;但有時候又容易與他人產生爭執。

對理解僅限於對方回應的內容

當我們僅能透過貼圖、文字了解時,較難知道對方沒說的資訊,如:對方正在忙什麼、在什麼樣的環境、現在是什麼心情、是故意不回呢?還是手機沒開提醒呢?我們無從得知。而「無從得知」對某些時刻的我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就如同小琳因此感到不滿。

除了網路本身獨特的性質之外,心理學家 John Stacey Adams 的「公平理論」(R. B. Denhardt, J. V. Denhardt, M. P. Aristigueta & K. C. Rawlings, 2018)及 Peter Blau(布勞,1988)的「社會交換理論」皆提及:人們總會隱約地衡量自己在任務、關係之中獲得的與付出的比例是否失衡,此論點筆者認為亦可延伸至網路人際中。

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小琪關注越多,便越在意此事得失,而前述網路上的「時空壓縮性」以及「對對方的理解僅限於對方回應的內容」特性又加劇此現象。這些使得小琪患得患失的同時,更容易進行「腦補」;另一方面,從網友角度,網路的特性使得對人認識、感興趣方式由「在現實生活中目光停留在對方身上、了解外貌、言行、個性,注意力在同一人上」轉為或許小琪只是「快速滑過」的朋友之一,此時雙方對關係的看法與重視性便相當不一致了。

如何建立真切有溫度的網路人際?

或許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我們到底在追尋著什麼呢?故事中主角們以不同樣貌展現自己期待被重視、心情被接納,或許這些生悶氣、吵架背後,都有些內心的渴望無法獲得滿足。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可以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筆者建議:

嘗試「直球對決」

溝通、尋找替代管道。如果我們有機會找到自己所期待獲得的:如關心、重視、訴說,或許我們可以開誠布公地真誠交流,或許雙方可以找到一個默契,是兩邊都相對沒有壓力的平衡之道。即使仍難以找到平衡的方法,至少我們也清楚不是雙方不願意付出,只是兩人價值觀與個人理念不同,或許這樣我們比較不容易感到「我不被重視」。

嘗試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折衷網路距離

找到雙方都能比較自在的距離,或許會比一味地期待往最好的朋友發展更輕鬆一些。

留意在網路上的禮貌與安全

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擁有更多互動媒介的我們也藉此找到更多元的心理支持來源,在展現自我的同時,還是要留意個人安全及對方的感受,避免不必要傷害。


文獻參考:
Denhardt, R. B., Denhardt, J. V., Aristigueta, M. P., & Rawlings, K. C. (2018).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Q Press.
Suler, John.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4, 7 (3): 3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