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欣榆
來臺留學跟旅行不一樣,旅行因為只是短暫地在一個地方停留,所以往往只能走馬看花,或是對這個新地方只有較淺的接觸。而留學因為可以長時間地待在一個國家以及與當地的人民長時間地接觸,所以更能夠去深入瞭解一個國家的文化、習俗、歷史、語言等。身為留學生註剛到一個新的國家,會對許多事情感到新奇,很想要趕快認識這個新的環境、學習動機強、願意嘗試許多新事物,也希望能趕快跟班上的同學交朋友和建立友好的關係。因此,若能夠瞭解當地人的文化,便可以有助於更快速融入在地生活圈。
註:本文章中的「留學生」泛指在臺灣的外籍生、僑生、交換生、訪問生等。
以下所列舉的是一些留學生與臺灣同學互動的近距離觀察心得:
你/妳可以看看這些特色是否跟你/妳觀察到的情形一致。
也可以想一想,身邊的臺灣朋友是否還有其他文化特色。
特色一:注重以和為貴
相對於來說,臺灣屬於集體主義的社會,普遍上會將自己視為一個或多個群體中的一員(班級、學校、家庭、國家)。雖然每個集體主義國家的社會意識程度是有差異的,但整體而言集體主義的社會比較重視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連結以及和諧。因此相較之下,臺灣人與人互動時,即便有不同意對方觀點的時候,可能會以較婉轉的方式表達,或是就選擇不表達,或者為了避免衝突索性口語上贊同對方,但心裡想的卻相反。因此,在不瞭解此文化的情況下,留學生有時會被表面的話語所混淆或誤導。
特色二:習慣提醒他人用詞發音
即便同樣是說中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口音以及習慣用詞,例如:馬來西亞人習慣說「沖涼」,但臺灣人習慣說「洗澡」。當留學生使用的詞彙或發音不是臺灣常用的方式時,有時候可能會容易被同學或朋友點出來。這樣的提醒雖是出自好意,可是說話者可能就因此而被打斷,或對某些對語言較沒有把握的人而言可能也會造成其自信心受挫。
特色三:上課不習慣發言
上課時,不難發現臺灣同學在課堂上普遍不習慣主動發言或提問。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要學生回答或是開放給學生提問時,很常會出現鴉雀無聲的情況。這也許跟在臺灣從小的教育模式有關,有些人是因為怕講錯,或對自己的發言有百分百的把握才會在較公開或正式的場合舉手說話,也有些人會認為在課堂提問可能會耽擱其他人的時間,或者讓其他人覺得自己不聰明。當然,也有些人是因為個性比較害羞,或者不想要被他人注意,或擔心自己如果太常在課堂上發言會被同學不喜歡。
特色四:民主自由
臺灣是一個民主開放的國家,我們可以從在臺灣的一些社會運動(如:太陽花學運、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婚姻平權與同志運動等)以及政治改革,看到臺灣人努力積極地爭取自由與人權,以及追求民主化。在學校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學生自治組織,由學生代表對校內或校外爭取與維護學生權益。這可能跟一些留學生在故鄉所熟悉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留學生從原本熟悉的文化進入到另一個不熟悉的文化時,首先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跨文化適應。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時,難免會碰到一些衝突或是不適應的地方,導致留學生覺得孤單、無助、情緒低落、容易焦慮、睡眠不好、對自己失去信心、非常思念家鄉等。面對這些不適應與文化衝擊,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將有助於減少衝突和壓力。以下提供一些跨文化溝通的小貼士(tips):
(1) 嘗試理解臺灣文化背景:當出現文化差異時,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價值觀與行為背後的原因,再將其與自身國家的文化價值做比較,避免用自己文化的標準來衡量臺灣人的行為。
(2) 提升對於文化的敏感度:你可以透過閱讀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相關書籍、觀看相關影片、以及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多接觸相關的知識可以提升自己對於該文化的意識與敏感度。
(3) 保持好奇心,不恥下問:不管是生活上或溝通上有不瞭解或不知道的時候,不妨勇敢地向身邊的朋友發問,通常臺灣朋友都會很樂意分享和幫忙解答。
(4) 以幽默或學習的心態看待:不要退縮或孤立自己,例如當在說話被糾正時,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如:自嘲)來化解尷尬,或者抱持學習的心態來看待,要相信對方不是在針對你,所以不要將對方的行為或語言往心裡放。
(5) 觀察與模仿學習:透過觀察與模仿當地人的溝通方式,學習當地的社交習俗,可以更快速地融入在地生活圈。
參考資料:
林怡璇(2012)。文化衝擊、跨文化適應對海外實習滿意度之研究 – 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海外實習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 http://ir.nkuht.edu.tw/bitstream/987654321/992/1/U0018-25062012160812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