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底下的淺色調:淺談微笑憂鬱

撰文/劉安佳

微笑,印照出親切與友善的畫面,又或者可以成為人際互動的潤滑劑,使人遇到挫折時,能夠再次站起以及被鼓舞,笑容帶給人們感受到愉悅,同時也縮短著人與人間的心理距離。然而有些在生活中喜歡逗他人歡笑或在人面前笑的人,這份笑容可能猶如戴著小丑的面具,面具底下真實的樣貌究竟如何卻難以輕易被發現,有時或許有隱而未見的傷口,可能更傷且更痛,而微笑的背後,或許正獨自經歷著自認無藥可救的悲傷與絕望感。有時具有憂鬱傾向的人在外顯行為中,並非如同多數人所想像的興趣缺缺、悲觀或萎靡不振,而是掛起開心的面具,隱藏起真實的情感,不讓他人看見,時刻保持著微笑,此種現象則被稱作為「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

什麼是微笑憂鬱?

根據 Demetriou(2019)所指,微笑憂鬱是個體為了要掩飾自己真實且痛苦的情緒,藉由戴上的微笑面具來否認與避免自身的真實情感與憂鬱問題,而 Reme(2019)也指出個體在表面上看起來很開心,卻悄悄地將憂鬱隱藏,然而內心其實呈現出非常低落的狀態。對於有些外表看似幽默風趣的人而言,不僅容易遭受到憂鬱情緒的影響,更不擅於表達出自身的壓力及情緒,亦認為憂鬱傾向的表現無法符合自我角色的期待,因為他們已然習慣逗他人笑或在人面前笑,因而難以承認自己真實的情緒狀態,以及亞洲人面子顧慮較強(韓德彥,2009),這些可能導致微笑憂鬱傾向者認為這樣代表自己的「軟弱」。

微笑憂鬱與典型憂鬱

微笑憂鬱屬於非典型憂鬱表現的一種形式,他們在人群中表現出很喜悅與幽默,但在微笑與歡樂的面具後,卻呈現出無價值、無望與失落感,就像許多人在朋友圈中總愛讓大家開心,但當獨自一人時卻時常感受到悲傷。雖然微笑憂鬱本身並不歸屬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正式診斷中,然而憂鬱症的狀態千百種,難以單從外顯行為就能顯示出症狀。

根據 DSM-5 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是個體在兩週中擁有五項或更多症狀,並且造成先前功能改變,可能會處在持續性的憂鬱情緒、對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體重明顯減輕或增重、失眠或睡眠、幾乎每天感到疲倦或無精打采、感到無價值或不恰當的罪惡感,亦或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等情形。

微笑憂鬱者也會經歷許多典型憂鬱症的徵狀,會感到焦慮、絕望、疲憊或失眠,甚至有輕生的傾向,但與典型憂鬱症不同在於 Labeaune(2014)指出微笑憂鬱者反而是擁有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是一個團體的「開心果」,並且讓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因此,當他們出現異常行為或有意圖輕生來結束自己的苦痛時,都會讓周遭的人感到震驚與難以相信。

微笑憂鬱傾向者的憂鬱,不僅很難被身邊的人覺察到,有時連本人都難以發覺。當他們感受到「怪怪的」情緒靠近時,可能會覺得自己好像活得不像是自己般,感到空虛寂寞冷,但又感覺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因此把自己的情緒放在一旁,不去理會與碰觸,再繼續望向前方前行。

與微笑憂鬱同行

身處在這現實世界中,難免會帶起些面具來遮掩著自己真實的感受,或避免內在的傷痕被發現,因而偽裝成似我非我的自己,但這並不是什麼過錯或問題,而是可以認識真正的自己的一個契機。

與微笑憂鬱同行的第一步在於識別自己的情緒。因為許多微笑憂鬱者都傾向隱藏或否認自己擁有這些感受。再者,試著向周遭的人事物伸出雙手,串連起彼此的關係,向親人或重要他人述說自己的感受跟擔憂,或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仍有許多人願意陪伴與支持著你我。當你感覺到身心處在內外在相當不一致,長期處在憂鬱情緒或狀態時,可以嘗試尋求專業的協助或與心理師進行討論,這不表示自己就是屬於懦弱或脆弱的,反而願意靠近真實的自己,是勇敢且值得被肯定的表現。

微笑憂鬱者的陪伴者,最難在於協助不願承認自己需要幫助的人,當你我發覺到周遭有微笑憂鬱者時,讓我們嘗試成為同理與好好聽他們述說的傾聽者角色。

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悲傷與憂鬱是正常且難以避免的事情,你我很難只生活在只有快樂的日子中,當選擇以微笑著憂鬱,或許是害怕面具底下正在悲傷的你,不被他人所在乎或看見,亦或擔心袒露出自己的傷痕或苦痛時,卻毫無任何的關心與重視或是造成他人困擾,因此寧可假裝自己不痛而掛起微笑,但這份微笑卻會將自己鎖在無人可輕易靠近的堡壘中。讓我們一起試著不再這麼用力的微笑,同時也告訴自己:沒關係,痛了倦了,就慢慢地走就好,現在的我其實很不錯了。It’s okay to not be okay。


參考文獻

韓德彥(2009)。憂鬱污名探究:病因歸因與面子顧慮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Demetriou, L. (2019). The smiling depression of the social media: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well-being. Paper presented in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ass Media on Every Day Life, Republic of Cyprus.
Remes, O. (2019). Commentary: ‘Smiling depression’, depressed while appearing happy, a dangerous combination. CNA. Retrieved from https://bit.ly/3ucQIU6
Labeaune, R. (2014). The secret pain of “smiling” depression.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bit.ly/3mIyH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