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君若
「我就知道有你在一定不會出錯,氣氛絕對不會尷尬。」
「你現在辭職的話,你的工作就會沒有人做,可以等我找到下個人再辭職嗎?」
「全部孩子裡面就你最聽話,所以你要再努力一點,不要讓我們失望。」
這些話,都是一位名為小蔡的國立大學大三生日常中出現的話語。
一直以來,他是教授眼中優秀的學生、朋友們眼中絕無冷場的話題王,更是爸媽眼中孝順的兒子。有天小蔡睜開眼睛,突然覺得渾身不自在,情緒好低落,不曉得生活有什麼目標,好像總透過別人的眼光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依賴社會定義的有成就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忘了上次自己打從心底感到開心是什麼時候的事…
小蔡回想起生活中,似乎有很多讓自己不舒服的行為和言語,只是自己總把這些視為是自己需多注意的地方而全盤接受。他相信只要做好,未來就能變得更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從小,小蔡常常聽爸媽對他說,你要體諒我們,賺錢養你們已經很辛苦了,要好好讀書,不要添麻煩。於是小蔡把這些叮嚀牢記在心,即使爸媽在他成績掉下來,很生氣的對他說:「你考這個成績,怎麼對得起我們」或是「你都讀到大學了,怎麼還不懂得自律」的時候,小蔡依舊優先照顧著爸媽的情緒,只因為他不想搞砸家庭氣氛。家庭是我們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團體,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的人,因此對形塑自我認識佔據重要的地位,而小蔡總想讓父母滿意他表現的形象。慢慢的,小蔡將這樣的互動狀態類化到其他關係中,努力的在每一段關係都當一個凡事都說好、做好的人。
有時小蔡心中會浮現「我好累」、「我也想要好好的跟朋友去玩」、「如果我不做好這些事之後,應該就能好過點」,或是「家庭氣氛不是我的責任,為什麼要我負擔」,但這些想法過不久就會被他壓抑下去,開始否定自己的這些想法。因為過去小蔡說出這些話時,都會被說想太多、你這樣很不負責任、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久而久之小蔡就會把這些想法吞回去,且要求自己不能有這些想法。
父母和小蔡的互動模式行為和態度,常讓小蔡在關係中感受到否定、威脅,或覺得自己的情緒界線被侵犯到。這些容易模糊情緒界線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會有以下幾種互動模式:
1. 對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既親密又疏離
對他們來說,情緒是個複雜又難以捉摸的東西,表面上關係看起來親密,在心中可能又疏離。不曉得該如何面對陌生情緒,更無法承接他人的感受。
2. 容易在關係中感到不被尊重
當你想要保有自己的決定權時,他們可能會出現干擾你做決定的想法。像是「學生的本分就是讀書,怎麼可以玩」或是「有那麼嚴重嗎?撐一下就過去了」等等,讓你只好漠視自己的感受,在關係中屈服。
3. 在關係中總感到無能為力
以小蔡為例,他為了家中氣氛好,都順著父母,但父母卻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甚至可以做得更好。這些期待都會讓小蔡更難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努力。
4. 在關係中容易被視為他人的延伸
和情緒界線模糊的人相處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有種壓力是「我要優秀一點,才不會讓父母沒面子」。在這樣的狀態下,容易自覺是他人的延伸,例如若自己不好,就代表父母。於是當自己做不好時,也可能影響到對自我的價值感。
而在情緒界線不清的互動關係中,自己可能會有的影響:
1. 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失去安全感
人們透過關係的互動模式來定義自我,了解自己是誰,但在界線不清的關係中,當自己已經做好了,旁人卻還是認為自己不夠努力時,我們容易產生自我懷疑。
2. 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他人的情緒本非我們的責任,在這樣情緒界線不明的相處中,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背負起不屬於自己卻又擺脫不掉的責任。而後當我們沒辦法安撫好他人情緒時,就會萌生出「我不好」的想法。
在這樣的狀態中,你能做的是…
1. 將情緒界線劃分清楚
在界線模糊的當下,我們可能會無意識中接下對方的不安、焦慮等感受。這時,我們可以停下來想,現在我很焦慮,是發生什麼事了呢?這個焦慮情緒是我的嗎?如果不接下這些焦慮會發生什麼事?
2. 試著了解自己的喜好
在過往界線模糊的互動中,當出現不自在的情緒時,許多時候無法明確表達,甚至需要壓抑感受使關係融洽。現在的你想要學著重視自己、看見自己時,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喜好。這樣的練習,會讓情緒覺察速度提高,也能進一步提升在各種關係中的互動品質,更深層的了解自己。
3. 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求和而漠視自己的感受,最後可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重視。因此,當下次需求和感受浮現,學著正視並接下它,這樣的舉動不僅是表達感受,更是看見自己的存在。
4. 尋找情緒宣洩的管道
在關係中立下適當的界線其實不太容易,這個過程可能會浮現許多罪惡感或自責的情緒。這時你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抒發內心複雜的感受、釐清內心糾結的地方,在調適好自己的狀態後就更能理解界線的拿捏。
5. 尋找設立界線的資源
在關係中立下適當的界線其實不太容易,這個過程可能會浮現許多罪惡感或自責的情緒。這時你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抒發內心複雜的感受、釐清內心糾結的地方,在調適好自己的狀態後就更能理解界線的拿捏。
轉變行為模式的過程中,我們或許有方法耗盡的時刻。這時,可以試著上網尋找相關主題資源,或詢問身邊親近的人關於度過這樣狀態的參考方式,對於設立界線的操作將會有不同的幫助。
參考文獻
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寶瓶文化。
Lindsay C. Gibson(2020)。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和內在父母和解,從假性孤兒邁向情感獨立的大人(劉凡恩譯)。橡實文化。(原著出版於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