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黃薏靜
「夢境」一直是過去到現在人們相當好奇的議題,讓人津津樂道的神祕感,似乎能夠探索無限的可能,從哲學、宗教、文學、心理學、科學等領域都能見到夢的足跡,「莊周夢蝶」則是莊子所提出的哲學論點,認為人生如夢,難以區分真實與虛幻;《聖經》裡談到的夢大多與神的旨意有關聯;《愛莉絲夢遊仙境》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奇幻故事;夢的題材甚至延伸到電影,如 2010 年電影《全面啟動》更是造成不少話題,讓更多人對夢產生興趣,探討夢中夢、清醒夢等有趣的主題。
然而,就科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夢境是大部分人類共有的經驗,且夢境通常出現在睡眠週期中的「快速動眼期」,而有些人表示他從來不曾做夢,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不記得睡夢中做的夢,而非真的沒有做夢。然而,今晚我想不想做夢、我要做什麼夢?通常也不在我們的自主控制範圍內,而睡眠中所產生的影像、聲音、思考和感覺,這麼特別又真實的主體經驗,究竟代表著什麼呢?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已經有不少理論用以解釋夢境與做夢者的關係,最為人所熟知的佛洛伊德主張:「夢是通往潛意識的皇家大道。」這句話說明了夢與個人所思所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怎麼說呢?潛意識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學名詞,國內知名心理師黃士鈞(哈克)用最簡單的文字定義它:「潛意識指的是能清楚地意識與思考之外的那些東西。」潛意識包含很多不曾被動用過的內在資源或力量,還有被遺落在心底深處的記憶,像是傷痕、快樂、心酸、委屈、興奮等。
夢境,是如此的生活化,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潛意識,是多麽深不可測,潛藏於人們的意識與思考之外。有趣的是,透過探索夢境,我們或許可以一窺意識冰山底下的面貌,甚至試著和潛意識當好朋友,因為這個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掙扎、困難、混亂的時候,少一些孤單,多一些力量。
一、夢境探索第一步:與潛意識說說話
如同前面提到的,人幾乎每天做夢,有些人記得清清楚楚,有些人卻不記得做過什麼夢,夢來過你的床頭,我們可能找不著它的足跡,但是我們可以注意它、尊敬它,更重要的是,歡迎它的來訪、享受它的出現、喜歡它的創意。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表達我們的尊敬和歡迎,那就是在睡前和自己的潛意識說說話:「親愛的潛意識,請你幫我一個忙,讓我今晚可以做一個夢,並且記著,讓我醒來以後可以寫下來,讓我有機會可以更靠近你、懂你,和你一起合作…」,然後,在床邊準備好空白的紙或筆記本,以及一支好寫的筆,就去好好睡一覺。
二、夢境探索第二步:寫下你的夢日記
潛意識發了一個夢,就像朋友寫了一封信給我們一樣。我們不一定要讀懂,但是,可以很願意讀,記錄下來,願意珍惜。這樣潛意識才會慢慢地把我們當好朋友,說更清楚、更深刻的話給我們聽。
可能睡到半夜突然醒來,或許早上被鬧鐘叫醒,請趕緊先寫下記得的夢境,即使是片段、模糊的,奇怪的、不合理的,只要是還記得的、能寫下來的,都很好。因為一旦開始記夢,下一個夢會變得更清晰、更容易靠近。
三、夢境探索第三步:問問題、解解夢
如果把自己的夢記下來,又有機會說給親近又信任的好朋友聽,那麼夢在說著說著之間,就有更有可能被我們讀懂了、解開了。其實,解夢可以很專業而深入,也可以很生活化、很簡單。以下介紹幾個解夢的句型,讓剛入門的人可以第一次解夢就上手:
(一)解夢的開始:「你最近有沒有甚麼煩惱?或者是讓你常常想來想去,心理關注著的東西?說幾個讓我知道,好嗎?等一下我們來連連看,說不可以找到夢和生活的關聯。」
(二)說夢的過程:「你剛剛說,夢裡有一隻大狗,多大?用手比給我看好嗎?這麼大隻啊,狗什麼顏色?狗有叫嗎?」「你剛剛說,夢裡有腳踏車、山路、小女孩、輪胎漏氣,這些有沒有哪個讓你最迷惑、最好奇或最想探索的?」
(三)有了發現後:「這個夢在跟你說什麼?如果這個夢是一種提醒,你猜這個夢正在提醒你什麼?」
探索夢境很有趣,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也很適合和親近的朋友一起玩,夢境好像搭起一座橋樑,讓我們得以走進自己的潛意識,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的奇幻世界,讓意識與潛意識可以一起整理珍貴的內在資源,為生命創造新的可能。做夢、記夢、解夢,從今晚開始!
參考資料
黃士鈞(2012)。做自己還是做罐頭。台北:方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