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

撰文/余芊慧

「愛自己」,這個最近常常在報章雜誌出現的詞,似乎是一種潮流,或是一 種時下最流行的運動。在辛苦工作之後,和朋友們享受一份大餐,告訴自己今天 不用注意飲食,偶而對自己好一點也沒關係;和男友分手後,告訴自己要堅強, 努力運動、減肥,把自己打理得比之前更好,因為「要先學會愛自己,才值得得 到別人的愛」。把自己的外表打理好,努力工作得到好的社會地位和聲望,這些 就是愛自己的表現,是這樣嗎?

總是告訴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來,遇到問題時要樂觀、要往正面想,要好好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理性,不要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這樣才是成熟, 才是一個大人該有的表現。平常的日子看似風平浪靜,但如果那天自己事情沒做好,或因為心情不佳影響到工作表現,便開始懷疑自己,責怪自己怎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怎麼連自己都管不好,怎麼這麼不成熟。相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與男友吵架或分手時,許多被分手的一方常會開始檢討自己,一定是自己哪裡做 得不好,不夠溫柔、不夠善解人意、不夠獨立甚至不夠有魅力等,彷彿戀情失敗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可以再……一點,就會有不一樣的發展。好像在這些不是那麼順心的時候,我們也不是那麼愛自己了。在這些低潮的時候,許多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以「應該」、「必須」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腦中,不斷攻擊著自己,我們卻渾然不知。

從小到大養成的應該

這些「應該」、「必須」都是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就默默被灌輸在腦子裡的,例如:當我們哭了,最常得到的安慰就是「不哭、別哭」等,我們不應該花時間哭, 應該要勇敢,努力解決事情、我們應該要完成所有的作業,才是一個好學生、要聽爸媽的話,才是一個乖孩子。當我們還小,不懂事,需要靠他人的照顧才能活下去的時候,照顧我們的大人就是我們唯一能夠依靠的安全堡壘,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為了得到這個安全感,我們不自覺的把父母、大人對我們的要求內化在心裡,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於是這些從小累積的「應該」、「必須」讓我們的生活有了規則,有了依循的標準,讓我們可以掌控大多數的事,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但有時候這些「應該」、「必須」卻也限制了我們, 成為一種阻礙。必須要好、要強、要成熟、要理性、要懂事、要體貼,彷彿華人文化所有的美德都要在自己身上,當我們把這些「應該」、「必須」時時放在心上的時候,我們卻忘了去感受自己真實的情緒。

我們都忘了去感受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可能急著告訴自己冷靜、深呼吸、息怒、樂觀一點、 開心一點、要往好處想時,彷彿急著壓抑當下的情緒,讓自己回到所謂的「正軌」, 彷彿受到這些負面情緒影響之後,我們就不是那個最好的自己,我們就不愛自己了。然而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如果沒有被好好感受,好好經歷,就有可能慢慢累積在我們的心裡,變成「內傷」,在某個再也無法忍受的時刻,一次爆發。可能 是一次更長、更難以忍受的痛苦,或是化成攻擊,把痛苦施加在他人身上,不論是那一種結果,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愛自己不該有條件假設

愛自己,不該有條件假設,我們該愛的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個完美人形,而是真真實實的「自己」,「自己」的意思是,我可能不是最好的,我可能有很多缺點,我就是不夠高、不夠瘦、不夠美麗、不夠聰明、不夠會賺錢,但我就是我, 我會犯錯、會生氣、會難過、會悲傷、會失落,這些都是我會有的情緒,縱使它們再不舒服,都不應該被屏除在外,唯有當我們真真實實的接納這些負面情緒, 允許它們存在,允許它們發酵,允許自己被影響,這些情緒才有可能會過去。而當我們愛的再也不是那個完美的自己,我們更能如期所是的接納自己,我們接納 自己可能會有缺點,可能會沒耐心,可能不夠聰明,我們就比較有可能不再自我責備,才能夠不再把事情的成敗全部攬在自己身上,不再逼著自己承受這些欲加之罪。而我們也不用去責備那些小時候幫助我們長大的「應該」、「必須」,我們感謝它們幫助我們活到今天,適應社會,現在我們知道這些「應該」、「必須」的 影響之後,將由我們自己來決定如何使用它們,而非只能單方面的承受它們帶來的結果。


參考書目
蘇絢慧(2014)。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台北市: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