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愛的人離開

撰文/楊嘉玲

近期聽聞許多知名影星相繼逝世,無論是因車禍意外或身體疾病,總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即使我們從未相識;而新聞媒體每天不斷地播報一則則社會事件,內容脫離不開生離死別,即使主播用最專業、中性的口吻,報導著自殺、重大交通意外、工程意外、戰爭、疾病…等,卻無法掩蓋家屬的悲傷與哀働。或許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這只不過是每天例行的消息,但誰敢保證哪天出現在電視螢幕中受害者姓名,不會是我們至親至愛的親友們?

當衝擊發生時,我們又該如何因應?在眾多失落事件中,「死亡」僅是最終的形式,亦是每個人皆無法逃避的。除此之外,最令人熟悉的失落事件,是屬於「關係的失落」,相信許多人都有分手的經驗,那些曾有過的刻骨銘心與承諾,在關係結束後卻成為抹不掉的傷痕,一再的提醒自己當初的天真與單純;過程中的互動更是不斷在心頭上映著一幕幕回憶,在夜深人靜時被折磨著無法入睡。

如果你也相信「分離」是無可避免的,我們要學習的便是「接納」,而非「逃避」。然而你可曾想過,為何一個人的離開會帶給我們如此巨大的衝擊,究竟關係的失落使人失去什麼?以下從七個角度來說明:

失去一個角色夥伴(role partner):

某些角色是具有相對性的,必須有一方存在,另一方才能保有其角色,當一方不存在後,意謂著自己也失去的某一種角色,例如:男女朋友關係。

失去協助處理日常事務的人:

每個人生活中多少會需要他人的協助,若失去原本負擔此任務者,當事人必須重新適應某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習慣。

失去與其他人的聯繫:

某些人際關係是因某人而建立的。

失去自我的一部分:

自我是與他人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隨著某人的離開,亦會失去與某人互動所形成的自我面向,例如最疼愛你的人離開了,可能讓人忽然覺得自己不再值得被愛。

與某人共享的生活也隨之逝去:

當親密的家人或情人離開,意味著原有與此人共享的生活無法繼續存在。

失去維持現實的訊息:

個體每天都會藉由某些外在的人事物來確認自己的存在,當失去後個體才會覺察到這些人事物的重要性。

失去未來的某些可能性:

當失去某人亦表示此人無法再參與當事人未來的生活,例如:過世父母看不到子女的成就、情人有誤會卻無法澄清。

且失落後會引發情緒、認知、行為與生理四方面不同的反應型態。情緒反應包括憂鬱、焦慮、罪惡感、生氣、無法快樂、以及寂寞;認知反應包括反覆思念離開者、低自尊、無望、以及思考與記憶變得遲滯;行為反應包括躁動不安、疲憊、不斷搜尋離去者、哭泣、以及社會退縮;生理反應則有失去食慾、睡眠障礙、身體抱怨、以及容易生病…等。但這些反應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發生,亦不會持續出現於整個悲傷歷程。

通常人們失去所愛的人後,會經驗到五個悲傷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否認與孤立」:指悲傷者無法相信事實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之反應;第二個階段為「憤怒與生氣」;理智上雖然悲傷者已接受失落事實,但是情感上仍會有挫折感,並對親友的離開感到憤怒,或是對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生氣;第三個階段「討價還價」:此階段的悲傷者會企圖拉回關係,對親友的離開未能完全接受,出現許多非理智的行為;第四階段「沮喪」:即悲傷只開始承認失落的事實並感到沮喪;第五階段「接受」:悲傷者已能接受失落事件,並開始適應失落後的新生活。

雖然失落是每個人一生中難以避免的事情,令人慶幸的是,若我們能體認到「悲傷是一種過程而非一個事件」,在深刻體驗心痛後,學習賦予傷痛意義,了解失去可以讓人更懂得珍惜,我們就會有機會從危機中領悟生命的智慧。換言之,失落是人們轉變過程的一部份,藉由家人朋友的陪伴或心理輔導,協助自己走出失落的陰影,你會發現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力量。


參考資料
周梅琴(1996)。支持性團體諮商對於喪親悲傷的大學生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