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業人士專訪—訪談李孟娜小姐:生涯態度

撰文/楊嘉玲

師範學生畢業後可能的出路?

問:如果師範體系畢業的學生,不選擇繼續到學校任教,而要到企業界工作,這是有可能的嗎?需要有哪些心理準備,或增加哪些才能?外界如何看待師範體系畢業的學生?我們有哪些優缺點?

答:師範體系畢業的學生不選擇教職,而到企業界工作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學生不應把師範大學視為是“職業”學校,即念大學是為了當老師的想法,要把師範大學的定位重新放大定義。畢竟現在可以成為教師的途徑越來越多,不需要將自己只定位在同一條路上,人是會變的,你的興趣也可能會變,讀完大學說不定你便發覺自己並不喜歡任教、授課,重要的是不斷的重新探索自己的意願和熱情在哪裡?大學只是一種“通識”課程,若把自己的未來在二十多歲時就侷限住了,你便會失去很多機會和可能,生命便無法過的豐富、精采。

舉例來說,我認識一位富家千金,大學畢業至英國留學,為了栽培女兒其父投資相當多的金錢,然而,這位千金學成歸國後,卻選擇到小學任教。其父相當不解和怨嘆,早知如此,當初何必讓女兒出國唸書呢?但是我安慰他,如果今天她不繞這一趟路,或許她不會知道自己原來喜歡的是教職工作。同樣的,師範體系的學生無須害怕自己的競爭力不足,任何學習都會在身上留下痕跡。倘若你不執著未來一定要站在講台,成為一位學校體系的教師,其實在文教事業或出版界,仍有許多機會可供你大展長才。

教育只是國家運作系統中小小的一部份,仍需要外界提供教材編輯、出版印刷、在職訓練、活動推廣…等部門的協助。因此,學生若能將自己的眼界放寬,生涯是有無限可能的。同時,學生應該要清楚,政府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提供充足的名額和資源,讓所有具有教師資格的準教師都有工作,每位同學都應該要為自己的生涯負責,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國家政策的調整,積極挖掘自己的優勢,並善加運用。

此外,師範體系之學生在表達能力上的訓練,其實是比一般大學生來的紮實且完備,此為師範學生最佳的利器。因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往往需要再增進的才能並非是語言、電腦等具體的工具性能力,而是能流暢且自然的讓其他人看見你,並願意與你合作,如何取得團隊共識,有說、寫的表達能力,擁有融洽的人際關係?是學生在大學四年中,需要多所琢磨的議題和課程。

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使命

問: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未來適合走哪一條路?對於未來似乎感到有些徬徨和迷惘,應該要如何調適?對於未來目標不明確的人,請問有什麼實際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未來的方向?

答:不論是生涯探索或規劃,最關鍵的其實是你的「態度」。保持生命是有無限可能的價值觀,多元的心態,不斷的評估當前的處境,隨時調整,體會到沒有所謂真正、標準的答案,你就不會企求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是「對」的,一旦偏離軌道就惶惶不安,讓自己毫無彈性的生活著。另外,不論是在求職或成長的道路上,一定要學會找老師,這種老師的定義不見得是在教室內的,一位長者或前輩,任何你可以請益的對象,多去聽聽看他們的經驗和想法,結束後能順應自己當下的處境,將這些建議收納進來,不只有聽,還要學會思考和自我判斷的能力,如何就能慢慢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使命。

現在台灣大環境社會的狀況

問:在現在的社會,考研究所是必要的嗎?還是應該些累積工作經驗?現在的台灣社會的就業環境如何?

答:這樣的問題是二分法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反過來應該要問的是:「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並就你目前所欠缺的去補足。如果你現在對想做的事情,你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和專業自信,繼續念研究所深造是不錯的選擇;反之,若你覺得自己已經俱足實現理想所應該具備的技能,畢業後選擇直接投入職場工作,瞭解自己在大環境中的定位和條件,亦是種好選擇。

總之,成功的定義,不只有一種,更不能只看到結果,而忽略過程中實踐的重要性。假如你只把焦點鎖定在目標達成,有天你真的實踐夢想時,你只會感到一絲絲、瞬間的快樂且稍縱即逝,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排山倒海的空虛和絕望,於是人們會為了逃避不舒服的感覺,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和決定,讓自己遠離空虛的感覺,但這麼做只是把自己的心推得更遠。所以才會有一句話是說:「有錢買不到真正的快樂」,成功不只是物質和實質上的擁有,更應該是精神層面的富足。

如何設立目標

問:該如何設立目標?怎麼樣的目標是合理的?

答:學習去設定累積性的目標,比單一的目標來的更恰當。例如:假使你認真的發掘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接納如實的自己後,仍想成為一位老師,此時你的目標若是設定成為一位國立學校的教師,那麼這種目標就是單一、狹隘的目標,當你達成的那天,也許你就會開始遲滯不前,從此缺乏學習的動機;另一方面,在同樣的基準點上,你也可以目標設定一生要教出一千名學生,把你一生的經驗和長才都傳承給這群學生,這樣的設定便是有累積性、不會令人感到枯竭,每天你都在為完成目標努力著,如此當你回顧自己的人生時,你才會體會什麼是收割的感動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