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多種面貌─認識自己

撰文/戴麗紅、謝筱梅、謝淑敏、許寧櫻

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承認 : 我不夠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的一些看法或疑惑:「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我擁有什麼樣的條件」;「別人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我」,「我給別人的感覺是怎麼樣」等等。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之間差距有多大?

有些人可能高估了自己,他所看到的自己居然比多數別人眼中的他可愛太多,這顯示他對自己的認識,有扭曲的部份,也有過度膨脹的部份;同樣地,也有些人對自己缺乏信心,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堅持自己是一無是處,造成自我貶抑;這兩類極端情形,都源於相同的原因:對自己的了解不夠,對自己的認識不夠客觀。

我的多種面貌

對已經是個大學生的你來說,相信你曾經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因為,從懂事到現在,我們都有過相同的困惑 : 認識我的人,他們對我有各種不同的印象和觀感。使我們忍不住要問 : 那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其實,它們都是「我」,只是從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我,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從不同的人際關係中,別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我。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 : 拼湊起來之後,我對它還感到親切否?我是否可以從中理出一個頭緒 : 我的表裡是不是常常一致的?我知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什麼是我想要追求的?我要往那裡去?我的生活是不是一直有目標在引導我前行?

認識自己的途徑

  • 在團體中多方觀察別人的反應,中肯地拿自己和別人作比較。較客觀地評估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看清楚"真實的我"。此外,藉助客觀的心理測驗結果也是一種方法。
  • 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別人。當能心平氣和地接納真實的自己,同時接納別人之後,才有可能和自己、和別人維持真正的和諧關係─不需要虛偽,不需要壓抑,也不必委曲求全。例如:可以誠懇地向別人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同時也有誠意去聽聽別人對自己的意見。
  • 樂於嘗試、學習。有時我們對某些美好的事情,又期待又怕受到傷害,於是封閉自己的心靈。有時我們不敢做決定,急於尋求別人給我們建議,因為擔心自己不能承擔失敗的後果。其實,有冒險、有嘗試,才有新的發現與體認,對自己的認識也是這樣得來的。
  • 敞開心胸,多聽聽別人怎麼說。虛心接納朋友的意見,用來作為改進自己言行的參考,「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有道理的,剛愎自用會失去了藉由別人來了解自己的機會,也往往招致孤獨、怨懟。
  • 理想我和真實我之間差距太大,會使自己容易感覺達不到而放棄或容易對自己不滿意,進行自我省思使理想我和真實我之間的差距到可以實現的地步,使自己接受合理的挑戰,繼續有進步。

愈多認識自己,才愈能清楚自己要怎樣更健康的成長;在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我們需要認識自己,才能彈性地調整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環境,發現自己獨特的才華與特性,有勇氣接受挑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實現自我的潛能。


參考資料

朱麗文譯(民 81)你的許多面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程心怡編譯(民 80)快樂地活出自我。臺北,頂淵文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