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在戀愛關係當中如何保有自己』

撰文/鄭麗瑄

『他/她只要一談戀愛就變成女/男友狗』

愛情的力量耳熟能詳,面對在意的人總是格外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行為,事後可能會心一笑,也可能懊惱自責。那種「當下一股腦,回過神來也難以說清」的衝動出現時,人們歸結於愛情使人盲目又瘋狂,除了心理產生的愛戀,研究顯示,我們的生理也會分泌賀爾蒙,好像身心都在回應愛情的出現。我們會奮不顧身地向愛情奔跑,會義無反顧的挪動原有的堅持與固執,甚至會傾盡內心,只為騰出一個舒適的位置留給心愛的人,即便再三叮嚀提醒,即便腦中響起警報,即便身邊環繞警告。我們剖心建築出名為愛情的世界,卻一刀一刀剜去原有的自己,當關係結束,當故人遠去,當愛情淡漠,才發現鏡中這個身影早已認不清,才發現最盲目瘋狂的不是愛情,是自己。

淺談心智化能力

「愛自己」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叮嚀,陳腔濫調的以為早已牢記於心。親密關係若是一場旅途,那麼牽著對方的手站在起點時,必然興致高昂、熱切期盼,卻在回過神來之後才看見內心斷垣殘壁、煙硝漫漫,所謂的陳腔濫調像是恍若隔世的輕語,根本記不清如何在愛情裡保有自己。我們逐漸遺忘了自信,那時候的昂首闊步已變成亦步亦趨、小心翼翼;我們逐漸抹散了興致和熱切,曾經的一心奉獻、遷就包容已變成患得患失與焦慮擔心。所以,是什麼原因讓
當初的把握不復存在?是從什麼時候,讓自己一次次的抹去內心的原則?又是什麼原因,讓你丟失了珍貴的自己?

心智化指的是在當下有意瞭解自我與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包含想法與情緒。在愛情關係當中,除了享受愛情給予的美好,也要用心去思考與理解自己與另一半的情緒與想法。在幸福的時候,不被玫瑰色一昧的籠罩包圍,撥雲見日的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感受到幸福?」、「對方也有同樣的感覺嗎?」。在衝突之中停下即將的脫口而出,轉身看看:「為什麼我會這麼生氣,發生了什麼事?」、「我是生氣嗎?還是感到委屈、害怕?」、「當我這樣想的時候,對方的想法又是什麼?」。在每一個當下,去覺察自己與對方的心理狀態,對於這段感情會有更多的了解,彼此的關係也可以更加穩固。

有些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為什麼會有情緒,他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甚理解,在過程當中不自覺被自動化的反應牽著走,被情緒化反應給套牢。當你總是在一樣的事件當中反覆輪迴時,不妨嘗試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方式,與他人聊聊,聽聽不同人的意見與看法;看書,從書中獲取新的想法來解答自己的疑惑。心智化能力可以透過不斷的練習、覺察進而提升,期許我們擁有心智化能力後,對於在關係當中更能保有自我,而非因愛情而盲目瘋狂。

在愛情當中別忘了還是要愛自己

一段好的伴侶關係,不是誰背著誰往前走,也不是誰依靠著誰不出力,而是彼此可以手牽著手一起往前,因為在愛情中,我們都得真實的現身,在這趟路中腳踏實地。

每一次地覺察都可以讓我們更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透過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了解彼此,調整在關係當中的位置,進而找到最舒適的互動方式。

愛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不在愛情關係當中委屈自己也是愛自己的一個行為,仍然保有自己的交友空間也是愛自己的方式,不要忘記自己所愛做的事情,自己的夢想與未來,端看當你在做這件事情時,用心智化感受自己的狀態,你是開心的你是滿足的,那就是愛自己的行為。

仍然保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將自己的情緒全然依附在對方行為反應之下;仍然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享受與朋友的出遊…等,如此一來,也會有更多話題可以跟對方分享,反倒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喔!


參考資料

周勵志、林星翔(2018)。臺灣心智化導向治療訓練團體成效評估。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4(1), 3–14。

陳秀蓉(2015)。回應<個案報告:以心智化為基礎的心理治療在後青春期非典型飲食疾患之治 療運用>—心智化對個案與治療師在心理治療中的意義。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