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裏的春天─班級管理

撰文/林香君、楊淳皓

一、前言

很多國內外研究指出,在教師身心的諸多壓力來源中,教室管理方面的焦慮與挫折感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教室管理對教師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教室管理的意義與特性

教室管理係指在教學過程中,安排教學情境,以利教師教學之進行與學生學習行為和訓導活動的管理。可見,教室管理的內容包容人、事、物、時、地等。另外,由於人類本身的複雜性,使得教室管理無法歸納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因此教室管理的探討極重經驗與靈活度。是故,謂它是門藝術,並不為過。

三、科學篇─教室管理的類型

曾有研究者將教師從事教室管理的風格分為七大類型:

  1. 眼觀四面型:掌握全局,同時處理多項問題。
  2. 行為塑造型:以增強或處罰方式改變學生行為。
  3. 和諧溝通型:強調師生溝通,營造和諧氣氛。
  4. 交付責任型:注重學生遵守常規的責任感。
  5. 目標導向型:明確指示學生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6. 肢體語言型:藉姿勢、眼神、手勢表示處理事情的認真性。
  7. 果斷紀律型:對事不對人,要求校方和家長全力支持。

四、經驗篇─老骨頭們的經驗談

綜合很多教師的經驗,茲提供一些有效的經驗,供作參考。

  1. 幹部訓練的重要
    目前中學班級學生人數眾多,一個教師管理四十五個學生的情形很常見。如果能訓練好九位幹部,再由他們各自管理四個同學,一來可節省教師精力,二來可訓練學生自治,何樂不為。
  2. 班規建立的訣竅
    有三點,即(1)規則簡短明確;獎懲分明;(2)師生共同參與制定,尊重學生的「民意」;(3)徹底實行,持久以恆。建立班規的精神在於將民主與法治的觀念落實於教室生活中。
  3. 教室環境整潔的維護
    教室內的整潔與公物的愛惜,一直是教師們頭痛的問題。如果能明細劃分個人的責任區,每人負責一小範圍,將比要求一群人負責一大區域來得有效。譬如,教師可要求某一學生負責教室×邊第×個窗戶的整潔,範圍則包括玻璃、窗台、窗條、渠槽等部份。
  4. 身教重於言教
    要求學生準時,教師自己卻常遲到。要求學生維護教室清潔,教師上完課卻粉筆頭滿地。這都是違背觀察學習的精神。
  5. 過度矯正的技巧
    舉例來說,一位學生老愛玩弄垃圾桶蓋,很多教師常只是痛責或罰站了事。更富教育意義的做法是,除了消極要求該生放好垃圾桶蓋外,另要求他清洗垃圾桶或負責垃圾桶周邊的清潔,亦即教導當事人維護整潔的正確觀念。
  6. 善用幽默感
    會心的一笑常能消弭學生間的對立於無形。只要運用個人巧思,多留意生活中的素材,人人皆可成為具幽默感的教師。底下即是一例,某生屢勸不聽,踐踏新植的草皮,教師要求他面對草皮複誦五十次的〝小草小草我愛你,以後不再欺侮你。〞

五、結語

由於每位教師或學生的人格特質、價值觀、能力皆不相同。所以,我們認為不可能有一套教室管理的方法適用所有老師與學生。因此,教師應善用自己的創造力,建立個人的管理風格,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以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氣氛,使教室四季如春,生機蓬勃。


參考資料
金樹人(民 79)教室裡的春天─談教室管理的科學與藝術。張老師出版社。
吳清水等(民 80)班級經營。心理出版社。
許慧玲(民 80)教室管理。心理出版社。